找到相关内容4426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华严宗体用论及其对理学体用论的开启作用

    ,“言真空者,非断灭空,非离色空,即有明空,亦无空相,故名真空”(3) 。理事无碍观是理事无碍法界观门,真空观只显“真如之理,未显真如妙用” (4),故以理事无碍观照理事炳然相融、相成之义。周遍含容观...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43070622.html
  • 佛教譬喻的现代诠释与运用─以《佛说咸水喻经》为例

    自我充实、自我反省,而不是只想依顿别人。平时自问、自觉、自发、自悟,透过自我的观照而能找到自己,这就是自我教育成功。人要靠自己自知、自觉、自悟,才能成功,别人的帮助终究有限。 不管是善法的成就如教育、...

    释永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73770670.html
  • 沈宗霖:〈生生、死死、生死:试论晚明士人面对生死的态度与方法〉

    行为态度,及其中于晚明特殊文化之下所呈显的生命实践之道。  关键字:心学、晚明、生、死、致用  一、前言  如果将“仕∕隐”问题做为人生出、处两极观照的话,那么“生∕死”问题无疑的便是生命存续的两个极端...

    沈宗霖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85870753.html
  • “六祖坛经”之禅机大旨

    亦依附第三句  ,仅及于世间相一层次而已。既然,所观照者仅及于世间相  一层次,而第三句「时时勤拂拭」之又「时时」、又「勤」  ,表示其「拂拭」为一无限过程之工夫。此惠能所以知其「  未见本性」。  ...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智慧  」,梵语称为「般若」。丁福保、六祖坛经、般若品第二、  品名笺注曰﹕「(般若)其体即实相,虽流转六趣而不损﹔其  用即观照而能照,破一切而不留。」智慧即心...

    朱维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2670784.html
  • 石头希迁的禅思想及其教育方法

     (1) 起智惠观照,自开佛知见。(第42条)  (2) 悟此法者,悟般若法,修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  ,法身等佛。....即烦恼是菩提。(第26条)  (3) 世人性本自净,万法在自性。......

    林义正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23570922.html
  • 明末净土宗莲池大师云栖袾宏之佛化儒道及其逼近耆那教与反驳天主教(1)

    因果律束缚,永不 自在自由,惟独超越界中的法身、佛性、涅盘真我方为自由 。「无知之知」观照的内容却是万物的自在相,真人的心境 一旦逍遥无待,便可将受制于因果...

    王煜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2971095.html
  • 僧叡对空有二说之会通

    蒙蔽,其因都是源自于「倒见」或「厌智」,简而言之都是来自于缺乏般若之智的观照,但想要获得般若妙智,除了必须有「止」「观」的训练之外,还必须做到  页78  「事尽于有无则忘功于造化,理极于虚位则丧我于...

    涂艳秋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544371109.html
  • 中国佛教伦理及其哲学基础

    解脱出来,从现实世界的痛苦中超升出来,佛教提倡戒、定、慧三学,作为全面对治凡人的无明和贪欲,以求得人生解脱的方法。   所谓戒学是防恶修善的道德修行实践,定学是摄散澄神,摒除杂念,以佛法观照人生和...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4071302.html
  • 竺道生思想之理论基础

    20)  佛陀以平等智、大悲心观照一切众生,有的因生死轮回,有  的因爱欲牵缠,有的因善法(注21)益世,而受佛陀感应。阐  提虽然已断善根,但仍有贪爱欲念,藉爱欲的恶缘感佛,佛  陀因缘起智而与其相应...

    刘贵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90671323.html
  • 佛法与生活——素全法师访谈实录

    尊重的。   主持人:谢谢两位老师今天来到我们这个节目,使我们今天了解到佛法与生活是并不相冲突的,佛教是教会我们各种智慧的生活,用智慧来观照我们日常的一些行为,使我们能够看清事实的真相,远离颠倒和迷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4390471448.html